跳高的规则是什么
新闻动态你的位置:跳高的规则是什么 > 新闻动态 >

内卷的根本原因,终于搞清楚了

发布日期:2025-10-08 23:33    点击次数:154

   有人说内卷是加班,有人说内卷是“无意义的精益求精”,还有人说内卷是“低水平重复竞争”。这些都对,但都只是现象。

作为一名大厂架构师,我习惯从“底层机制”和“资源分配”的角度去剖析问题。我发现内卷的根本原因,其实可以被一个简单、残酷的公式讲清楚。

资源分配的真相:一个残酷的“二八公式”内卷的第一个底层原因,是资源分配的极度不平衡。

你我都知道,在一个组织或社会中,资源并非平均分配。我看到的残酷真相是:

- 顶层20% 的人(P1),掌握了 80% 的资源(R1)

- 剩下80% 的人(P2),在激烈竞争中争夺的剩余20% 的资源(R2)

- 这 80% 的资源(R1),包括:高薪职位、稀缺项目、晋升机会、优质学区房等一切“好东西”。

所以,当 8个人去抢 2 个苹果时,场面必然会失控。所有人都会陷入“非理性竞争”——你付出 100% 的努力,我也付出 120% 的努力;你周末加班,我通宵熬夜。

为什么?因为一旦你掉队,连那 20% 的残羹冷炙都吃不到。

选拔机制的残酷:谁定的规则内卷的第二个底层原因,是资源获取机制的“选拔制”。

在竞争剩下的 20% 资源时,机制是从上到下、由“先来后到”和“淘汰制”决定的。

也就是说,机会就那么多,谁排在前面,就选谁。

更残酷的是:这个残酷的规则,是由那 20% 掌握 80% 资源的人定的。

他们站在顶层,只需要制定一套看似公平的“选拔标准”(比如学历、工时、KPI、高难度考试),就能有效地让底层 80% 的人互相残杀,分出个三六九等。

对他们来说,这是成本最低、效率最高的选拔方式。

而对 80% 的人来说,义无反顾地付出、卷入、往上爬,只是为了保住一个“排在前面”的位置,能有口饭吃。

内卷不是一种努力方式,而是一种被设计出来的、资源争夺的筛选机制。

从内卷到“主动出局”看清这个公式和机制后,我们应该做什么?继续卷?

我做出的选择是:与其在存量市场里争夺 20% 的资源,不如去创造增量市场。

- 停止内耗: 认清竞争的底层逻辑后,你就不会再为“为什么我这么努力还是不行”而自责。这不是你的问题,是机制的问题。把内耗的精力,投入到真正有价值的创造上。

- 构建护城河: 你所做的努力,必须是“可迁移、可复制”的。不要卷工时、卷体力,要卷认知、卷影响力。因为后者是个人资产,前者只是公司的成本

- 从“打工人”到“规则制定者”: 真正的破局,是想办法从 80% 的竞争池里跳出来,去搭建一个属于你自己的系统,哪怕很小。就像我从大厂出来,用架构师思维做自媒体,这就是在创造我的“增量市场”。

真正的破局,从来不是在别人的赛道上跑得更快,而是去开辟一条属于自己的赛道。

你的焦虑不是你不够努力,而是你把努力投错了方向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